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台灣品牌加油

為什麼會買這本『台灣品牌競爭力』呢?我也很好奇,單純只是無意中走入政大書局,逛者逛者看到這本亮亮的封面,看一下作者正是也是學校企管系教授 洪順慶老師,台灣品牌界的第一把交椅,就把這本書帶回家慢慢啃食一番,內容淺顯易懂,果真有大師的風範。
        推薦序即說到,隨著世界經濟結構體的改變,台灣面臨到全球化浪潮,從品質提升、組織改造、供應鏈管理,到目前最新的品牌,以成為現今最熱門的話題。台灣從OEM逐步累積自己研發能力,到現在已走到ODM,協助國際客戶進行設計,但是無論是OEM/ODM都是強調低價、快速反應,來獲取到訂單的優勢,但近年來中國大陸、越南崛起,台灣若是再走同樣的道路,勢必無法面對這些新興國家的挑戰,品牌是一條非走的道路,但也是一條崎嶇艱難的道路,主因為台灣本身內需市場太小,再者傳統以代工生產為主,要自立品牌勢必面臨到客戶抽單的問題,最後完觀念上的不同,企業目前面對的只有下一環節的客戶,並沒有終端消費者的觀念,對於市場上真正的需求可是全然不知,只會做B2B的生意,卻不會做B2C商業模式,洪老師也在此書中提到很多如何建立品牌的路程,以及發展的策略方法。
        台灣雖然沒有像Coca-Cola、IBM、NIKE、GE等這些超級大品牌廠商,但近年來其實也有幾個品牌已經邁入國際的舞台,也是一件值得慶喜的事,也蒐集一下2009年「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」,排名前十分別是 1. ACER(宏碁)、2. TRENDMICRO(趨勢科技)、3. ASUS(華碩電腦)、4. HTC(宏達電)、5. MASTERKONG(康師傅)、6. WANT-WANT(旺旺)、7. MAXXIS(正新橡膠)、8. GIANT(巨大機械)、9. SYNNEX(聯強國際)、10. ZYXEL(合勤科技),然而台灣品牌路還有很長一段。
         我也反思一下為什麼會想要買有品牌的東西,說穿了對我而言,就是一種"Fu",買Nike球鞋真的會跳比較高、跑比較快嗎,我想並不一定,但買Nike的品質我就覺得很好,穿起來很舒適,也有給人一種勇往直前的感受,如同她廣告Just do it!!,所以品牌她是給消費者帶來一種獨特的情感,可能是個人感受、自我的延伸。而企業發展品牌過程中,除了要符合自己企業形象外,也要注意到通路的配合,如同書中舉例到Wal-Mart希望在店裡面巨大的腳踏車,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,然而有眼光的不該只看到前面滿滿的現金,更因該往更遠的方向思考,Wal-Mart她所強調的是天天最低價,然而GIANT她的車是屬於較高檔的,若再Wal-Mart通路底下,勢必會降低整個品牌的差異性與高貴感,可見建立品牌處處都充滿著挑戰,須謹慎而行。當中最核心部分,洪老師提到台灣要如何自創國際品牌的策略,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:
  1.  自創國際品牌的產品需要與代工產品市場定位區隔,以避免抽單危機。
  2. 要持續保有研發能力與優良的產品品質。
  3. 對內部員工實施品牌經營的教育訓練,讓員工都認同公司的品牌性格與精神。
  4. 企業須建立專責的品牌經營小組。
  5. 自創品牌還須保有部分ODM業務,並與客戶維持策略夥伴之間的關係。
  6. 自創國際品牌需與當地通路商成功密切的合作(在地化)。
  7. 先重歐洲開始發展(歐洲重視品質),再逐步發展到美國市場(重是價格與績效)。
  8. 台灣企業打入海外市場,通常會淡化台灣製的企業形象(主因過去國際聲譽不佳影響,但目前此問題已逐漸解決)。
          最後就說明企業若要進軍、自創品牌,其實要好好謹慎衡量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情況、財務能力,最後才決定是否有自創品牌的先決條件,並製訂出合適的策略,不能只想著品牌夢,要跟大廠一樣走在微笑曲線的兩端,想賺更多$$,但卻忽略掉自己公司本身的實力,才有機會成功打造出一個國際品牌。

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

消費者時代來臨

精實服務,Yoko大大推薦的好書~~其實這本書我已經買了兩年多~~每次都看不同部分~~但每次看的感覺也都有所不同,終於在這幾天把它看完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        其實目前消費者面臨的問題,並不是買不到商品,而是商品數量太多、資訊太過繁雜,消費者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選擇上,因此產生精實服務,思考消費者要的是什麼東西、希望企業能夠重新檢視企業流程,到底哪些流程是根本不必要的,而且每個流程中能為顧客創造出哪些的『價值』,而不是浪費
       書中舉出相當多的實際的範例,舉凡車子故障,我們找尋修理廠就花費時間、約定修理廠又花費時間、開車排隊等候又花時間,而真正修理才是創造價值的時候,通常非常短暫,幾乎都是浪費掉的時間。因此建議,修車廠必須要能夠訓練出專業的客服,讓顧客車子面臨問題時,打電話來修車廠,客服人員能掌握住車子損壞情況,緊接著籌備零件,避免修車零件不足又浪費等待時間,後續並安排顧客到場時間,馬上進行修理,如此在最前步驟,就先了解顧客的需求到底是什麼,掌握住顧客所需,將能夠減少整個供應鏈中供給溪流中,所耗費的時間,顧客也因為維修品質提高,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會增加。
        消費與供給是一個共享的過程,希望整個供應鏈中參與的成員,能共同的審視所面臨到的問題、解決問題,並且由消費者帶頭來改進流程當中的問題點,獲得更好的生活,企業成員也能獲取到更大的利潤空間,創造出雙贏的局面。最後本書也整理出精實服務五項簡單原則,來提供給企業參考,分別為:
  1. 提供顧客實際期望的價值
  2. 確認每項商品的價值溪流
  3. 將其餘的步驟組合成暢流
  4. 由顧客項生產者後拉
  5. 持續改善、追求完美
         我們已從傳統大量生產,走向大量客製化時代,但大量客製化基本上的服務流程,還是由供應者的角度來思考,企業如何真的的去了解顧客的需求,從新思考整條供應鏈上流程的浪費,有系統化的提供顧客真的所需的服務,這就是近年來不斷推動『服務科學』(Service Science)的真諦,與顧客共同合作,與創造出最大利潤,將是未來企業須謹慎思考與注重的地方。